发布日期:[2010/4/30] 新闻发布:
一、改革理念、定位和目标
结合学校创建全国同类型一流教学研究型“211工程”大学的总体目标,适应21世纪生物科技迅猛发展的潮流,以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为核心;逐步形成启发式、互动式、研究式的实验教学模式,体现动物类实验教学对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强大支撑作用,同时利用动物科学与医学研究和生产的发展又为实验教学注入新鲜内容、方法与思路;形成高等农林院校动物类实验教学的显著特色,为现代健康养殖、防制人畜共患病和饲料工业领域的研究和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大批杰出人才,起到品牌专业的示范带动效应。
二、改革思路及方案
动物科学与医学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学科之一,规模化、标准化、健康养殖的行业发展以及人畜共患病的新特点,要求实验技术的改进和实验手段的更新与之相适应。在稳定和加强基础性实验的前提下,几年来我们进行了大量的综合性实验改革:①在总学时缩减的背景下保证动物类课程实验和实习的必要学时数,以保证系列实验课程的总体设计、宽口径设置与综合改革,②实验或实习独立设课、本科生导师制的普遍实施,③实验内容整合提升与实验课系列教材建设。
中心的具体改革方案分为3个模块:第一模块是对原有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实验的内容整体重构,如将遗传和育种实验合并,营养和饲料分析合并,动物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合并,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合并,各论实验合并为“动物生产学实验”、临床兽医学实验课程。以实现内容的衔接、更新和实验技术的提高;第二模块是将原来分散的实习按照认知规律重新组织,从生产实习解决认知问题、课程实习专题深入、生产技术实践课以某一任务为纽带解决生产全过程学习的校内循环,到毕业实习综合性、岗位见习锻炼校外循环的螺旋式培养;第三模块是借助于本科生导师制、学生参加教师科研、学生“挑战杯”创新性实验等形式,进行研究创新性实验教学。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前两项体现专业培养的基本规格,后面的教学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又可以满足了个性化培养的需求。
为保证上述改革方案的推进,中心组建了3个教学小组,分别负责组织落实各模块的教学任务和培养目标。第一模块重点是完善了原有的教学实验室,编著和修订了配套的系列实验大纲和实验教材,配备了网络教学环境,编制和购买了实验教学软件。第二模块的重点是完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和遴选优秀的校外实践基地,共同建设指导教师队伍,探索密切、互动的教学指导模式。第三模块的重点是寻找师生结合的有效方式。网络信息平台的运用为教师、学生的互相了解和双向选择提供了可能,也充分调动了师生的荣誉感和积极性。
三、学校实验教学相关政策
四川农业大学对本科实验教学工作有明确的规划,制定了一系列教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有关文件,如:《四川农业大学实验室工作条例》、《四川农业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四川农业大学院(系)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管理人员职责》等。这些文件保证了教学实验中心和实验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鼓励创新,提高教学质量。由于实验教学在本科教育与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学校迎评创建工作的不断深入以及 “211工程”、“日元贷款”等项目的实施,学校大大加强了对教学实验中心的建设力度。在落实重大专项经费时,学校充分考虑到改善动物类实验教学中心条件的需要,为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了更好地培养本科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学校建立了“本科生科技活动基金”等,资助部分优秀本科生进行科研实践。
学校和中心还通过制定相关制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些具有高级职称、同时兼有科研课题的教授、副教授主持实验课,并吸引了一批在科研前沿工作的中青年教师从事实验课教学,初步形成了一支以专职教师为核心、兼职教师为骨干的教学队伍和专职实验技术人员为主的教辅队伍。这支科研型实验课教师队伍的建设,既保证了实验教学队伍的稳定和水平的提高,又为实验教学注入了现代动物科学与医学的研究方式和思维,有力地促进了实验课内容和教学思想的更新,及与学科发展的密切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