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动物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四川农业大学)
National Animal Experimental Teaching Demonstration Center(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教学资源

国家和省部级教学团队

  •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畜牧学教师团队
  •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兽医学教师团队
  • 国家级教学团队: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团队
  • 国家级教学团队:动物预防医学团队
  • 教育部创新团队:川猪遗传改良与安全生产团队
  • 教育部创新团队:猪抗病营养分子机制研究团队
  • 教育部创新团队:西南动物流行性疾病发生及免疫防治机理团队
  • 农业农村部创新团队:动物抗病营养团队
  • 农业农村部创新团队:淡水鱼健康营养技术及应用团队
  • 农业农村部创新团队:水禽传染病防控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团队
  • 科技部创新团队:猪营养团队
  • 省级教学团队:动物生产科学与技术团队
  • 省级教学团队:动物基础医学团队

国家和省级一流课程

相关链接

校内链接

其他链接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心成效  >  交流合作  >  正文

【学术交流】福建师范大学欧阳松应教授做客动物医学院教育部创新团队学术论坛

时间:2024-12-17 作者:刘马峰 审稿:宋三多

(学校新闻报道链接:https://dyy.sicau.edu.cn/info/1336/16909.htm

12月14日,应动物医学院邀请,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南方生物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欧阳松应教授莅临教育部创新团队学术论坛,带来一场题为“致病菌效应蛋白功能机制”的精彩学术讲座与深度交流活动。

讲座中,欧阳松应教授聚焦胞内嗜肺军团菌,从致病菌与宿主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独特视角出发,深入阐释了新型泛素化修饰酶MavC及其去泛素化修饰因子MvcA在调控宿主天然免疫防御过程中的分子机制,并详细解析了效应蛋白SidE家族的功能与作用机制等前沿科研成果。同时,教授还毫无保留地分享了在相关研究中运用到的生物化学、结构生物学等多学科知识,为在场师生开启了一扇深入了解致病菌研究领域的知识大门。

在随后的问答交流环节,现场气氛热烈,师生们积极提问,展现出对学术前沿内容的浓厚兴趣和强烈求知欲。欧阳松应教授凭借其渊博的学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耐心细致地回应每一个问题,其清晰独到的科研思路和极具实用性的建议,令师生们如获至宝,收获满满。

此次学术讲座的成功举办,意义深远。它不仅极大地拓宽了动物医学院师生们的学术视野,使大家对致病菌效应蛋白功能机制有了更为深入和全面的认识,更为动物医学院与福建师范大学在相关领域的未来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欧阳松应教授的报告在师生中引发高度关注与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深受启发,将以此次讲座为契机,进一步探索专业领域的未知,努力提升科研水平与专业素养,为动物医学学科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欧阳松应教授简介:

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导。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福建省“百人计划”、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省引进高层次人才(A类),“闽江学者”特聘教授。获福建省科技进步奖1项,福建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第十一届紫金科技创新奖获得者,第八届福建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病原微生物感染机理与干预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主任,福建省高水平学科创新平台(福建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前沿学科中心)负责人,福建省生物学“双一流”建设高原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病原体感染与致病机理与干预研究。在Nature主刊及其子刊等国际国内知名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兼任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事,中国生理学会理事等;International Advisory Board of《Small Structures》、《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常务编委、《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编委等。时间:2024-12-17点击次数:224作者:刘马峰审稿:宋三多

(学校新闻报道链接:https://dyy.sicau.edu.cn/info/1336/16909.htm

12月14日,应动物医学院邀请,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南方生物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欧阳松应教授莅临教育部创新团队学术论坛,带来一场题为“致病菌效应蛋白功能机制”的精彩学术讲座与深度交流活动。

讲座中,欧阳松应教授聚焦胞内嗜肺军团菌,从致病菌与宿主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独特视角出发,深入阐释了新型泛素化修饰酶MavC及其去泛素化修饰因子MvcA在调控宿主天然免疫防御过程中的分子机制,并详细解析了效应蛋白SidE家族的功能与作用机制等前沿科研成果。同时,教授还毫无保留地分享了在相关研究中运用到的生物化学、结构生物学等多学科知识,为在场师生开启了一扇深入了解致病菌研究领域的知识大门。

在随后的问答交流环节,现场气氛热烈,师生们积极提问,展现出对学术前沿内容的浓厚兴趣和强烈求知欲。欧阳松应教授凭借其渊博的学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耐心细致地回应每一个问题,其清晰独到的科研思路和极具实用性的建议,令师生们如获至宝,收获满满。

此次学术讲座的成功举办,意义深远。它不仅极大地拓宽了动物医学院师生们的学术视野,使大家对致病菌效应蛋白功能机制有了更为深入和全面的认识,更为动物医学院与福建师范大学在相关领域的未来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欧阳松应教授的报告在师生中引发高度关注与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深受启发,将以此次讲座为契机,进一步探索专业领域的未知,努力提升科研水平与专业素养,为动物医学学科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欧阳松应教授简介:

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导。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福建省“百人计划”、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省引进高层次人才(A类),“闽江学者”特聘教授。获福建省科技进步奖1项,福建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第十一届紫金科技创新奖获得者,第八届福建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病原微生物感染机理与干预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主任,福建省高水平学科创新平台(福建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前沿学科中心)负责人,福建省生物学“双一流”建设高原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病原体感染与致病机理与干预研究。在Nature主刊及其子刊等国际国内知名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兼任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事,中国生理学会理事等;International Advisory Board of《Small Structures》、《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常务编委、《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编委等。




上一条:【学术交流】彭广能教授率团队做客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专家论坛
下一条:【调研交流】河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郭娟一行四人来校调研交流

成都校区 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 211 号 邮编: 611130
雅安校区 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 46 号 邮编:625014
邮件: 71129@sicau.edu.cn                                                                                                         版权所有: 四川农业大学 动物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