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动物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四川农业大学)
National Animal Experimental Teaching Demonstration Center(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分类导航

    教学资源

    国家和省部级教学团队

    •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畜牧学教师团队
    •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兽医学教师团队
    • 国家级教学团队: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团队
    • 国家级教学团队:动物预防医学团队
    • 教育部创新团队:川猪遗传改良与安全生产团队
    • 教育部创新团队:猪抗病营养分子机制研究团队
    • 教育部创新团队:西南动物流行性疾病发生及免疫防治机理团队
    • 农业农村部创新团队:动物抗病营养团队
    • 农业农村部创新团队:淡水鱼健康营养技术及应用团队
    • 农业农村部创新团队:水禽传染病防控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团队
    • 科技部创新团队:猪营养团队
    • 省级教学团队:动物生产科学与技术团队
    • 省级教学团队:动物基础医学团队

    国家和省级一流课程

    相关链接

    校内链接

    其他链接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心新闻  >  正文

    【兴农先锋】我校专家团队赴红原县推进牦牛产业健康发展

    时间:2024-05-30 作者:郭红瑞 彭全辉 审稿:宋三多

    (学校新闻报道链接:https://news.sicau.edu.cn/info/1078/76488.htm

    为进一步提升阿坝州红原县牦牛产业的养殖技术与疾病防控能力,我校专家团队于5月23日至25日,携手红原县国家科技特派团及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的专家,共同前往红原县开展了为期三天的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活动。

    此次活动由四川农业大学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营养与饲料研究室主任王之盛教授团队成员彭全辉副教授、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常见病诊疗科学家左之才教授团队成员郭红瑞副教授,以及硕士研究生余萍、杜锐和特培生次仁平措联合红原县国家科技特派团团长游明鸿研究员、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的官久强副研究员和季晓菲高级工程师一同深入红原县的多个乡镇,为当地养殖户带去了专业的技术支持。

    在龙日镇、安曲镇、阿木乡和色地镇,专家们进行了卧圈种草技术和牦牛高效健康养殖技术的培训。期间,共发放了2吨牧草种子,以及300余册关于牧草科学种植、牦牛健康养殖和牦牛疾病防治的技术手册。参与培训的养殖户达到300余人。

    彭全辉副教授详细讲解了牦牛冬季补饲技术,以及如何通过营养调控和饲养管理技术来提高犊牛的存活率。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养殖户们算了一笔经济账,进一步强调了科学饲养管理对于提高牦牛养殖效益的重要性。

    郭红瑞副教授则重点关注了牦牛疾病的防控。她深入讲解了日常管理和疫苗防控在牦牛健康养殖中的关键作用,并针对当前养殖户普遍面临的犊牛腹泻和寄生虫病问题,提供了详细的防控技术方案。在现场,他还解答了养殖户们提出的各种疑问,并发放了牦牛疾病手册。

    为了进一步了解当地牦牛养殖中存在的实际问题,5月24日上午,郭红瑞副教授一行还前往了红原县邛溪镇玛萨村,对当地反映的犊牛腹泻情况进行了现场诊断。在详细了解发病情况和用药情况后,专家团队为养殖户制定了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并赠送了相关的驱虫和抗腹泻药物。此外,团队还采集了20余份腹泻犊牛的肛门试子,以期找出导致当地犊牛腹泻的主要病因,为未来的牦牛疾病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此次四川农业大学专家团队的红原之行,不仅为当地养殖户带去了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疾病防控知识,更为红原县牦牛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图1 集中开展技术培训

    图2 技术培训资料发放

    图3 现场技术指导和赠送药品




    上一条:推进高质量就业 动物医学院联合企业成立实践育人共同体联盟
    下一条:【师生风采】我校学子在成都市第六届“蓉你说艾”讲师大赛中取得佳绩

    成都校区 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 211 号 邮编: 611130
    雅安校区 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 46 号 邮编:625014
    邮件: 71129@sicau.edu.cn                                                                                                         版权所有: 四川农业大学 动物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