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动物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四川农业大学)
National Animal Experimental Teaching Demonstration Center(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分类导航

    教学资源

    国家和省部级教学团队

    •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畜牧学教师团队
    •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兽医学教师团队
    • 国家级教学团队: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团队
    • 国家级教学团队:动物预防医学团队
    • 教育部创新团队:川猪遗传改良与安全生产团队
    • 教育部创新团队:猪抗病营养分子机制研究团队
    • 教育部创新团队:西南动物流行性疾病发生及免疫防治机理团队
    • 农业农村部创新团队:动物抗病营养团队
    • 农业农村部创新团队:淡水鱼健康营养技术及应用团队
    • 农业农村部创新团队:水禽传染病防控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团队
    • 科技部创新团队:猪营养团队
    • 省级教学团队:动物生产科学与技术团队
    • 省级教学团队:动物基础医学团队

    国家和省级一流课程

    相关链接

    校内链接

    其他链接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心新闻  >  正文

    【社会实践】平步青云,风禾尽起——四川农业大学寻陌·青禾团队堡堂儿童乐园2024支教活动

    作者: 审稿人:dwkj 发布日期:2024年08月12日 

    贡献青春力量,书写青年担当。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号召,丰富教育资源,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7月5日至7月15日,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寻陌·青禾支教团队于重庆市万盛经开区堡堂暑期儿童乐园进行了为期10天的支教活动。

    爱心支教传递希望,助力成长浸润童心。

    在堡堂村儿童乐园,教室欢声笑语不断,志愿者们和孩子们稚嫩的脸庞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漆扇、剪纸、动物科普、音乐鉴赏、甲骨文、故事汇……这次支教活动让小朋友们收获满满。

    从第一堂课志愿者老师们与孩子们互相介绍认识,支教时光便从此处开始。为了拉近与小朋友们的关系,支教团队的成员们依次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进行自己介绍并表达了对支教工作的热爱和遇见孩子的欢喜。孩子们用稚嫩而又好奇的目光打量着那群穿着橙色院服的志愿者们,努力地想要记住每个人的面孔。大家相互交流着,教室里时不时传出孩子们开心的笑声,志愿者们与孩子们之间那层似有如无的屏障就这样被打破了。

    (小朋友们自我介绍)

    以漆为笔,以水为墨。支教第一天,杜季珍志愿者为小朋友们上传统非遗漆扇课。有趣的讲解加迷人的色彩,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小朋友们的兴趣,争先恐后地想上台尝试,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漆扇。

    (小朋友们与漆扇合照)

    在志愿者的悉心指导下,小朋友们逐个操作,挑选出自己喜欢的漆色颜料滴入水中,小心地把纸扇斜插入水中,轻移旋转,缓缓抽出,制作出五彩斑斓的漆扇。以水为媒介,展现传统韵味之美,也让大家深刻意识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动物科普,寓教于乐。联系本专业学科特色,志愿者胡峰玮同学为小朋友们带来动物科普课。从四大板块,由表及里,由浅及深。以趣味作引缓缓步入主题--科普动物,喜爱动物,更应该保护动物。志愿者采取图文辅以视频的形式,结合课堂实时问答互动,使孩子们的兴趣高涨,为动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实践和理解的基础,激发了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引导了孩子们学会与动物和谐相处,在成长过程中主动宣传和倡导动物保护的理念。

    (实践队员胡峰玮讲解动物知识)

    课内,志愿者们通过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课外,关心孩子个人成长和心理健康,助力孩子社交能力养成。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全面推动孩子们健康成长。

    (小朋友们课后与志愿者一起运动)

    理想指引青年前行,携手共谋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乃强国之基,青年人才是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寻陌·青禾团队于7月9日对重庆市万盛经开区青年镇堡堂村综合产业基地进行走访调研。在此次调研活动中,志愿者们充分展现了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在负责人的系统化讲解过程中,团队成员积极与负责人互动交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解答他们在水产养殖以及果蔬种植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让农民朋友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技术。现场氛围十分活跃,思维的火花在田野碰撞,知识的交流在乡间畅通。团队成员将书本上的理论和现实所见所闻有机的组合在一起,使理论有了支撑,丰富了实践经验。

    (实践队进行走访调研)

    传唱红色经典,耕种红色基因。

    为进一步落实学习革命文化和红色精神,志愿者杜季珍教小朋友们学唱红歌《一二三四歌》。在孩子们充分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后,志愿者逐字逐句指导孩子们发声方法,悉心叮嘱每一句需要表现的情绪,孩子们很快就进入了歌唱状态,个个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饱满的热情引吭高歌。红歌唱出的是一种豪情,催生的是一股精神,体现出一种气节,激发出一种动力,是凝聚民族力量的强大载体。唱红歌是对孩子们思想与灵魂的深刻洗礼,是对红色精神的一种传承与发扬,使孩子们的爱国情愫得以升华。

    (实践队员带领孩子们学唱红歌)

    人生天地之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寻陌·青禾十天支教时光已接近尾声。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说:“捧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支教活动中教育是相互的,孩子们收获知识与快乐,志愿者们也收获成长与感悟。新时代新征程,亿万青年牢记嘱托,面向未来,新时代的青年要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挺膺担当、奋发有为,以昂扬的姿态追逐青春梦想。今后,寻陌·青禾社会实践团队将继续组织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为助力乡村儿童全面发展、感悟红色基因,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上一条:【兴农先锋】水产养殖专家团队引领雷波水产养殖,共绘乡村振兴新篇章
    下一条:【学术会议】科技重塑猪业,共绘产业新蓝图-第六届中国猪业科技大会”-我所车炼强教授、阎辉副教授参会并作会议报告

    成都校区 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 211 号 邮编: 611130
    雅安校区 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 46 号 邮编:625014
    邮件: 71129@sicau.edu.cn                                                                                                         版权所有: 四川农业大学 动物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