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动物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四川农业大学)
National Animal Experimental Teaching Demonstration Center(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分类导航

    教学资源

    国家和省部级教学团队

    •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畜牧学教师团队
    •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兽医学教师团队
    • 国家级教学团队: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团队
    • 国家级教学团队:动物预防医学团队
    • 教育部创新团队:川猪遗传改良与安全生产团队
    • 教育部创新团队:猪抗病营养分子机制研究团队
    • 教育部创新团队:西南动物流行性疾病发生及免疫防治机理团队
    • 农业农村部创新团队:动物抗病营养团队
    • 农业农村部创新团队:淡水鱼健康营养技术及应用团队
    • 农业农村部创新团队:水禽传染病防控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团队
    • 科技部创新团队:猪营养团队
    • 省级教学团队:动物生产科学与技术团队
    • 省级教学团队:动物基础医学团队

    国家和省级一流课程

    相关链接

    校内链接

    其他链接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心新闻  >  正文

    陈代文教授获杰出贡献奖 吴德教授主持的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发布日期:[2020/2/18]      新闻发布:

    近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2019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授予陈代文教授四川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据悉,省科技杰出贡献奖设立自1999年,表彰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被誉为四川科技界个人最高荣誉。此前,我校周开达院士、荣廷昭院士、黎汉云研究员、李仕贵教授曾获此殊荣。

    吴德教授主持的项目“碳水化合物提高母猪繁殖效率的调控机制研究与应用”获得2019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该项目通过10年研究与应用,实现了理论和技术创新。1.提出“基于母猪繁殖生理的碳水化合物营养结构”理念,依据母猪繁殖生理 阶段及碳水化合物组分代谢特点,创建了碳水化合物靶向调控特定繁殖目标的营养原理。围绕特定繁殖器官、特定繁殖阶段,弄清了淀粉、非淀粉多糖(纤维)和寡聚糖等碳水化合物组分或组合提高繁殖效率的作用与机制,揭示了碳水化合物营养--卵巢、胎盘、乳腺的互作关系,创建了“基于母猪繁殖生理的碳水化合物营养结构”理念与技术体系。2.突破传统粗纤维、Van-Soest洗涤纤维评估体系,采用可溶和不溶性纤维体系创建了60种饲料原料纤维含量数据库及体外发酵参数。通过体内-体外试验明确了碳水化合物发酵特性与母猪繁殖性能的关系,解决了母猪碳水化合物原料精准利用参数缺乏的问题。3.率先探明了碳水化合物调控母猪卵母细胞数量和质量的营养原理,构建了提高母猪发情受胎率的营养关键技术。确定了后备母猪碳水化合物营养参数3套,与其他养分互作参数10个,饲料配制和管理技术6套;突破了传统NRC/ARC体系中以生长性能制定后备母猪营养需求的局限,解决了发情受胎率低的问题。4.基于碳水化合物调控母猪胚胎及胎儿发育的营养原理,建立了提高妊娠母猪有效产仔数的碳水化合物营养关键技术。采用连续多胎次繁殖成绩确定了妊娠母猪碳水化合物营养参数3套,与其他养分互作参数15个,饲料配制与管理关键技术10套;突破了传统以单胎繁殖成绩确定营养需要量的局限,解决了妊娠母猪产程长、死胎率高、有效活仔数低的问题。5.基于碳水化合物调控母猪乳腺发育的营养原理,精准量化了母猪乳腺组织对碳水化合物代谢底物的摄取特征及调控规律。新发现25种有利于仔猪肠道健康的乳源寡糖;确定了泌乳母猪碳水化合物营养参数2套,与其他养分互作参数10个,饲料配制和管理关键技术5套;解决了母猪泌乳力低,断奶存活率低的问题。获知识产权30件(发明专利国际1件、国内11件,实用新型专利3件,国家及团体标准等15件),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110篇(SCI论文91篇,影响因子>5.0SCI论文16 篇,单篇最高7.273 ),SCI 论文总被引963次,建数立母猪繁殖营养参数83个,开发饲料产品30个,获国家新产品2个,创建了提高母猪繁殖效率的碳水化合物营养技术体系。累计推广1000万头母猪,PSY22头提高至25头,累计新增产值900亿元,利润44.39亿元;由李德发院士、印遇龙院士等组成的专家委员会鉴定认为,该成果围绕母猪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需求,研究内容系统深入,方法先进,创新性突出,整体国际先进,部分国际领先。




    上一条:杨明耀教授团队博士生发表高水平论文揭示动物营养需求的性别差异
    下一条:发布日期:[2020/1/11] 新闻发布: 1月10日下午我院水产养殖系在七教1012会议室召开了教学研讨会,学院党委书记付瑞琼、副院长王继文,教学管理人员和水产系全体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水产系主任姜俊主持。 会上,水产专业负责人杨淞对照一流本科专业信息采集点与在座教师共同梳理了专业建设中可支撑内容,并对专业建设薄弱环节进行现场诊断并开出具体强化“处方”。水产系主任姜俊介绍了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关键要素,鼓励大家要积极参加在线开放课程的申报。另外,水产系副主任杨世勇对一流学科申报情况和

    成都校区 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 211 号 邮编: 611130
    雅安校区 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 46 号 邮编:625014
    邮件: 71129@sicau.edu.cn                                                                                                         版权所有: 四川农业大学 动物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