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动物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四川农业大学)
National Animal Experimental Teaching Demonstration Center(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教学资源

国家和省部级教学团队

  •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畜牧学教师团队
  •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兽医学教师团队
  • 国家级教学团队: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团队
  • 国家级教学团队:动物预防医学团队
  • 教育部创新团队:川猪遗传改良与安全生产团队
  • 教育部创新团队:猪抗病营养分子机制研究团队
  • 教育部创新团队:西南动物流行性疾病发生及免疫防治机理团队
  • 农业农村部创新团队:动物抗病营养团队
  • 农业农村部创新团队:淡水鱼健康营养技术及应用团队
  • 农业农村部创新团队:水禽传染病防控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团队
  • 科技部创新团队:猪营养团队
  • 省级教学团队:动物生产科学与技术团队
  • 省级教学团队:动物基础医学团队

国家和省级一流课程

相关链接

校内链接

其他链接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心成效  >  交流合作  >  正文

【学术交流】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余大为研究员为动科院学生作学术报告

作者:魏耀宗 王静 审稿人:杨雪 发布日期:2024年11月28日 

11月27日上午,应动物科技学院动科系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余大为研究员在成都校区4A-206作了题为“动物克隆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的学术报告。此次报告由动科院周光斌教授主持,动物科学相关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及本科生共计50余名参加。

报告中,余大为研究员以克隆技术介绍为切入点。解析了体细胞核移植克隆成功案例,详细介绍了中国畜禽种质资源保存发展、异种嵌合体的应用、转基因与基因编辑技术在小鼠及大动物制备方面发展概况。

同学们就自己的研究方向、分享主题向余老师提出自己的疑问和看法,包括克隆技术在人类异种器官移植应用前景的局限性,以及克隆技术与基因编辑技术联合后在精原干细胞的应用等。余老师均进行了耐性的讲解。

专家简介: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家养动物种质资源库副主任、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研究方向为畜禽的基因编辑与胚胎工程,致力于运用基因编辑、动物克隆以及干细胞技术进行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与生物育种等研究工作。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含共同)在PNAS、Cell Research、Protein & Cell、Cell Discovery等杂志发表SCI论文15篇,累计影响因子250以上。目前参与并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猪发育及代谢突变品系的规模化创制 ”等项目,2021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2022年获得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年英才”支持计划。




上一条:【学术交流】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副秘书长马闯来校访问交流
下一条:【学术活动】Mingan Choct教授于“特邀专家学术讲堂”做高质量学术报告与学术交流

成都校区 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 211 号 邮编: 611130
雅安校区 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 46 号 邮编:625014
邮件: 71129@sicau.edu.cn                                                                                                         版权所有: 四川农业大学 动物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