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动物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四川农业大学)
National Animal Experimental Teaching Demonstration Center(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教学资源

国家和省部级教学团队

  •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畜牧学教师团队
  •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兽医学教师团队
  • 国家级教学团队: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团队
  • 国家级教学团队:动物预防医学团队
  • 教育部创新团队:川猪遗传改良与安全生产团队
  • 教育部创新团队:猪抗病营养分子机制研究团队
  • 教育部创新团队:西南动物流行性疾病发生及免疫防治机理团队
  • 农业农村部创新团队:动物抗病营养团队
  • 农业农村部创新团队:淡水鱼健康营养技术及应用团队
  • 农业农村部创新团队:水禽传染病防控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团队
  • 科技部创新团队:猪营养团队
  • 省级教学团队:动物生产科学与技术团队
  • 省级教学团队:动物基础医学团队

国家和省级一流课程

相关链接

校内链接

其他链接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心成效  >  科研成果  >  正文

J VIROL|四川农业大学黄小波教授团队识别 PDCoV S1 蛋白保守构象表位的新型中和抗体及其对仔猪的疗效

时间:2025-02-22 作者: 审稿:宋三多

2025年1月22日,猪病研究中心黄小波教授团队在病毒学权威期刊Journal of Virology在线发表了题为“A novel neutralizing antibody recognizing a conserved conformational epitope in PDCoV S1 protein and its therapeutic efficacy in piglets(一种识别PDCoV S1蛋白保守构象表位的新型中和抗体及其在仔猪中的治疗效果)”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鉴定了新型中和抗体mAb 4A6所识别的构象表位,并在仔猪体内评估了mAb 4A6对PDCoV感染仔猪的治疗作用。

猪δ冠状病毒(PDCoV)是一种影响全球养猪业的肠道病原体,同时,PDCoV的跨种传播和潜在的公共安全风险也引起全球的共同关注。为预防和控制PDCoV,开发有效的抗病毒疗法至关重要,但迄今为止,针对PDCoV中和抗体疗效的研究尚少。团队制备了几十株针对PDCoV S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Ab)中,从中筛选出一株具有强中和PDCoV能力的单抗mAb 4A6,并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分子对接及丙氨酸突变的方式,鉴定了中和性单抗mAb 4A6所识别的构象表位。

图1参与mAb 4A6结合的必需氨基酸的鉴定

本研究通过间接ELISA和SPR(表面等离子共振)评价了mAb4A6的广谱抗病毒活性。结果表明mAb4A6与全球不同区域的代表流行毒株(例如美国USA-Ohio137-2014,中国CHN-SC2015和东南亚的Thailand-S5011-2015等)均具有相似的亲和力。另外,通过噬斑减少中和实验证实了mAb4A6与本中心分离的不同年代的PDCoV代表毒株(CHN-SC2015, SCNC201705和CHN-SCMY2021-01)具有相似的中和能力。以上结果表明,mAb4A6对不同PDCoV毒株具有广谱性中和活性和相似的亲和力。


图2mAb 4A6对不同PDCoV毒株的亲和力和中和能力评估

此外,本研究进一步评价了mAb4A6对PDCoV感染仔猪的效果。染哺乳仔猪我们在猪模型中评估了mAb4A6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给予mAb 4A6治疗可以延迟感染仔猪发病,减轻腹泻的严重程度,减少粪便中排毒量,表明中和抗体mAb 4A6对PDCoV感染仔猪有明显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mAb4A6的制备及其抗原表位的鉴定将有助于PDCoV相关致病机制的研究、新型疫苗设计和抗病毒药物开发,中和抗体mAb 4A6在防控PDCoV方面具有临床开发和应用价值。

图3mAb 4A6对PDCoV感染仔猪的治疗效果评估

四川农业大学2020级博士陈汭、2022级硕士生周桂平、2022级硕士生杨峻鹏及成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中心袁蓉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黄小波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本研究获得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202102AE090039)、本研究得到了四川省“十四五”川猪重大科技专项(2021ZDZX0010)、成华猪保护基地生物危害防控经费项目(ZZSS-2024-193)和四川省产教融合示范项目“饲料工业全产业链转型升级产教融合创新示范”等项目的资助。

文章链接https://journals.asm.org/doi/10.1128/jvi.02025-24




上一条:MS|动物医学免疫学研究所鉴定了ZntR在鸭疫里氏杆菌锌稳态中的关键作用
下一条:Adv Sci|四川农业大学与福建师范大学合作解析了一种新型血红素载体蛋白的结构及其作用机制

成都校区 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 211 号 邮编: 611130
雅安校区 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 46 号 邮编:625014
邮件: 71129@sicau.edu.cn                                                                                                         版权所有: 四川农业大学 动物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