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动物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四川农业大学)
National Animal Experimental Teaching Demonstration Center(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教学资源

国家和省部级教学团队

  •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畜牧学教师团队
  •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兽医学教师团队
  • 国家级教学团队: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团队
  • 国家级教学团队:动物预防医学团队
  • 教育部创新团队:川猪遗传改良与安全生产团队
  • 教育部创新团队:猪抗病营养分子机制研究团队
  • 教育部创新团队:西南动物流行性疾病发生及免疫防治机理团队
  • 农业农村部创新团队:动物抗病营养团队
  • 农业农村部创新团队:淡水鱼健康营养技术及应用团队
  • 农业农村部创新团队:水禽传染病防控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团队
  • 科技部创新团队:猪营养团队
  • 省级教学团队:动物生产科学与技术团队
  • 省级教学团队:动物基础医学团队

国家和省级一流课程

相关链接

校内链接

其他链接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心成效  >  教学改革  >  正文

【教育思想大讨论】动科师生共探AI赋能 共绘智能时代成长蓝图

作者:舒正悦 审稿人:杨雪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07日 

近日,为积极顺应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动物科技学院开展“AI赋能教育”主题系列活动,通过教职工专题培训与学生骨干主题研讨双线并进,搭建师生共话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变革的立体化交流平台。

锚定AI+教育高质量发展航向

3月4日下午,学院面向全院教职工开展了“AI赋能教育”专题培训,会上特邀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主任刘涛作《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拥抱AI变革新机遇》专题讲座。刘涛立足学科前沿,以生动实例阐释人工智能的发展机遇与潜在挑战,就AI技术如何赋能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等方面进行了分享。他强调,要以“数智化转型”为契机,充分用好AI,重塑课堂生态、加速科研攻关、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优化管理服务体系,为行业转型升级注入动科智慧动能。

会后,老师们纷纷表示,面对AI技术的快速发展,作为高校教师和管理工作者应积极拥抱变化,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为加快建设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一流农大贡献力量。

激活AI+学习创新实践动能

3月6日中午,学院以“AI狂想曲:和辅导员探讨学习的100种可能”为主题开展了第8期“辅导员面对面”,全体辅导员与48名学生骨干展开了思维碰撞。会上着重探讨了AI时代下大学生学习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深入分析了如何将挑战转化为机遇。在讨论中,学生们纷纷表示,AI技术的快速发展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带来了诸多挑战。他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以适应快速变化的行业需求和市场需求。

构建AI教育新生态:从认知迭代到行动突围

此次思想大讨论通过“专家引领+分层研讨”的创新模式,在教职工中形成“主动拥抱技术变革、重塑教育教学形态”的共识,在学生群体中激发“善用AI工具、赋能专业成长”的创新意识。各师生党支部将AI的学习充分融入到组织生活中,纷纷从自身角度出发,就数字化背景下如何促进党建思政、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方面,展开了深入讨论。

下一步,学院将积极推动AI技术在管理服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领域的应用,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畜牧人才贡献力量。




上一条:动物科学专业教学改革研究虚拟教研室成功召开智慧教学研讨会
下一条:【学科研讨】我校畜牧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周期性合格评估暨学科高质量发展建设研讨会顺利召开

成都校区 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 211 号 邮编: 611130
雅安校区 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 46 号 邮编:625014
邮件: 71129@sicau.edu.cn                                                                                                         版权所有: 四川农业大学 动物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